您现在的位置CCCITY > 新闻中心 > 桃色新闻 > 正文

老两口厕所里捡来个闺女 靠捡破烂儿供她上大学

2012-11-28 09:27  来源:东亚经贸新闻

田福林田淑云夫妻俩正为嘉嘉的学费犯愁

  “假如你不曾养育我,给我温暖的生活,假如你不曾保护我,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……”上个世纪80年代,一首《酒干倘卖无》风靡全国,一部讲述捡破烂儿老人抚养遗弃女婴的电影《搭错车》感动了无数人。近日,本报记者发现一个现实版《搭错车》在我省上演……

  18年前,当时已经50多岁的田淑云在厕所边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,家庭并不富裕的她和丈夫将这个女孩抚养长大;如今,捡来的“闺女”已考上大学……

  厕所边的弃婴

  收养还是放弃?

  “18年了,俺拉扯‘闺女’长大了,如今她也考上大学了,就是这四年的学费……”今年70岁的田淑云口中的“闺女”不是别人,是她18年前捡回来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田嘉嘉(化名)。

  12月10日,记者来到四平市铁东区东方居小区,走进D栋4单元田淑云的家。由于女儿正在长春上大学,家里只有老两口。田淑云把十几年来生活的点滴讲给记者听。

  1993年3月的一天清晨,正在梨树县三家子乡何家村卫生所当保健医师的田淑云,和往常一样,早上6点去村里进药。当她走过何家村一个旱厕时,厕所后边突然传来婴儿微弱的啼哭声。3月的清晨,天气还很冷,田淑云顺着声音找去,发现角落里有一堆破棉絮。破棉絮里,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正在啼哭,脐带还没有剪断,孩子的脸色青紫。棉絮里还夹着一张写着孩子出生日期的纸条。

  “小娃才出生3天,谁这么狠心呐!”田淑云抱着孩子来到路边,站在凛冽的风中期待孩子的亲生父母能回来把她抱走。只要一听到脚步声,她就急忙起身:“这里有个被扔掉的孩子……”可没有人理会她。田淑云轻轻抚摸啼哭不止的婴儿:“没人要,我养。从今天起,你就是俺的亲闺女。”

  田淑云说,她和老伴田福林是1970年再婚生活到一起的,婚后两人没有生育。回到家,田淑云与丈夫大吵了一架。丈夫说:“咱自己条件都那么差,你还弄一个负担回来。”也许是对做母亲的那一份渴望,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田淑云的决心,“毕竟是一条命,我就收养吧。”看着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,田福林也不忍心让她再次遭到丢弃,于是同意收养她,并给孩子起名田嘉嘉。

  “只要有一口气

  决不让女儿饿肚子”

  年过半百的田淑云细心地呵护着这个幼小的生命。三九天,田淑云整夜不敢脱棉衣,一听到孩子的哭声,赶忙起来换尿布。一家人精打细算过日子,夫妻俩每顿饭只吃玉米面和稀粥,就这样过了5个年头。

  1998年,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学习环境,夫妻俩将家中的房子卖了,仅有的5亩山坡地也永久出租了,一家三口来到四平租住在一间只有5平方米的低矮小房里。

  田淑云开始四处找活儿,可年纪大了活儿越来越不好找。“只要有一口气,决不让女儿饿肚子。”田淑云暗暗下定决心。为了生活,田淑云开始捡破烂儿,这一捡就是十几个年头。田淑云出去捡破烂儿,老伴田福林在建筑工地拉砖,晚上还做更夫。一家人一个月能有250块钱的收入,日子过得十分艰辛。

  “刚开始捡破烂儿的时候,不敢让孩子知道,怕同学笑话她,不想伤她的心。”田淑云说。

  有一次,田淑云拖着编织袋路过女儿所在的学校,远远地看到女儿和同学一起走出来,田淑云立即把头低下去,慌张地躲起来,谁知女儿发现了她并追上来,“妈妈,你在干什么?为什么要躲我。”“傻孩子,别让同学看见了。”看着妈妈粗糙的手上拿着3个空饮料瓶,嘉嘉流着眼泪说:“妈妈,我跟你一起捡。”

  懂事女儿

  温暖父母心

  “这孩子质朴、踏实、勤奋,知道用功学习。”田嘉嘉小学老师马莎莎这样评价她。

 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由于家庭情况特殊,嘉嘉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,做饭、洗衣服,捡破烂儿补贴家用。说起女儿的贴心,田福林一边拾掇着女儿的照片一边跟记者说:“孩子懂事啊,在上学的路上,捡到一个饮料瓶,就装在书包里带回家。年纪那么小就给我和她妈做饭。豆角做得比她妈做的都好吃。”

  2000年,田福林在工地拉车时不小心砸伤了脚。家里少了一个经济支柱,日子更困难了。“那会儿我都63岁了,我的脚伤恢复后,因为岁数大,没有老板肯用我打工了,我们老两口就开始一起捡破烂儿了。”

  长久的劳累让田福林累出一身病,患了胆结石,田淑云的身体也每况愈下,得了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。

  “爸爸,我出去捡破烂儿照顾你和妈,你们不要那么辛苦了。”田嘉嘉哭着对爸爸说。

  “傻孩子,爸没事儿,爸觉得拉车挺锻炼身体的。”田福林顾不得洗去脸上的灰尘,转身安慰起女儿。

  10多年来,由于田嘉嘉上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一家三口多次搬家,他们住遍了四平的各个角落。

  女儿考上大学

  “我要报答他们”

  在今年的高考中,田嘉嘉以541分的成绩考入了长春一所高校。在田淑云保存了12年的一个纸盒里,记者看到了嘉嘉从小学到高中的荣誉证书,有30多个奖状。

  记者回到长春后辗转找到了田嘉嘉。嘉嘉说话文静,十分有礼貌。从她的脸上,记者看到了她对生活的自信和青春的美丽。

  “考上大学,父母也很欣慰,现在的你还有什么担心的事?”记者问。

  “最担心的是爸爸妈妈的身体。”那一瞬间,嘉嘉的眼角有泪滴滚落,脸上掠过的是同龄人中少有的忧伤,“我知道父母都有病,爸妈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,这辈子我欠他们的太多了,我要留在他们身边好好照顾他们,报答他们。”

  “有没有怨恨过把你抛弃的亲生父母?”记者问。嘉嘉平静地说:“不恨,毕竟他们生了我。我是不幸的,被抛弃了,又是幸运的,上天还是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。他们就是我亲爸亲妈,他们在哪儿我就在哪儿。”

  得知这一家的感人经历和窘迫生活后,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。四平市中央路小学校长赵惠平多年来一直资助嘉嘉上学的学费;鑫荣社区书记为田淑云一家办理了城市低保,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;四平市铁东社区书记王宇为孩子资助了6000元……

  田嘉嘉考上大学,与社会各界的资助是分不开的,借助本报,老两口深深感谢这些好心人。

  虽然一家三口的生活目前已经得到改善,但是田嘉嘉的学费依然让老两口犯愁,有哪位好心人士想资助田嘉嘉同学读完大学,请拨打本报热线88488911。

    新闻 | 长春 | 吉林 | 社会 | 教育 | 事故 | 法治 | 视频 | 新鲜事 | 北京 | 国际 | 房产 | 历史 | 娱乐 | 科技 | 农业 | 网贷 | 情感 | 健康 | 招聘 | 推广 | 供求 | 出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