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CCCITY > 新闻中心 > 吉林新闻 > 正文

吉林长岭大旱近10万亩农田绝收部分水井已打不出水

2014-08-11 09:42  来源:新文化网
长岭大旱
家里水井半个月前就打不出水来,他天天用车到屯外或者亲属家拉水
长岭大旱
因为干旱,牧草早收了一周,减产约三分之一
长岭大旱

玉米严重缺水,叶子已全部变黄,已经绝收。本组图片 新文化网 王国彬 摄

  8月10日清晨,长岭县太平川镇蛤蟆沁村。农民周立君起床后立即跑到屋外仰头看了看天空,空中飘着几朵白云,一点下雨的迹像都没有,他叹了一口气,“再不下雨,可真就绝收了。”

  他发动农用四轮车,准备屯内的一户地势较低的亲属家去拉水,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,不光地里的庄稼严重缺水,就连他家的水井半个月前都 打不出水了,吃水只能到屯里地势低一些的屯邻家里拉,全屯20多户人家,已经有一大半家里的水井打不出水了。因为用水量大,他一天要拉六七次,即使这样, 还得省着点用。

  近10万亩农田绝收

  据了解,进入7月,长岭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、降水分布不均现象。全县7月降水量仅有41.9毫米。个别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。

  据统计,长岭全县受旱农作物面积近130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26.3%,其中严重干旱面积为110万亩,绝收面积近10万亩。

  早在旱情初显时,长岭县就组织农业、水利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,宣传引导农民做好抗旱准备。旱情发生后,长岭县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,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工作。8月6日组织召开了全县抗旱紧急工作会议,分析抗旱自救形势,研究抗旱自救措施。

  长岭县共有大小农田井47277眼,目前已全部开动。同时,该县开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电井、泵站、提水站,动员组织所有人畜和机械力量,利用各 种运水、注水工具,能浇一亩是一亩,能浇一垄是一垄,能抢一棵是一棵,进一步扩大浇灌面积。同时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,用于打井、购置抗旱设备等抗减轻群众 的旱投入。为了抗旱经济负担,除省里下拨的200万元抗旱经费外,长岭县又安排了200万元抗旱专项经费用于打井补助,农民每打一眼井,补助1000元。 同时,对缺少抗旱资金的贫困户,通过由乡镇干部为其担保的方式,在银行贷款解决抗旱资金短缺问题。

  与此同时,长岭县农业部门和各乡镇组织人力,逐村、逐户、逐地块搞好旱情踏查,区别情况,突出重点,分类指导抗旱工作。

  地里的水井有时也打不出水

  10日中午,太平川镇去往蛤蟆沁村公路两旁,位于高岗上的玉米,部分叶子已全黄了,有的连玉米穗都没有结,有的即使还有些绿意,叶子都打着卷,扒开玉米穗,玉米粒白白的。

  路旁草原上的草已经变黄,人工种植的牧草因为干旱已经收割,比正常年份早了一周,几位农民正在给牧草打捆。“减产三分之一,草的质量也不如往年,好在还有收成,总比种地强一些。”正在给牧草打捆的王师傅说。

  蛤蟆沁村农民王亮正在给花生浇水,浇过水的花生叶子都立了起来,比没有浇过水的花生要绿一些。

  王亮今年28岁,家里7口人,2013年,他种了20公顷玉米和花生,当年风调雨顺,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20万元。尝到了种地的甜头,他今年又 种了20公顷玉米和花生,“全完了,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了,这是掐脖旱,玉米正是灌浆期。”王亮说,他种了10多年地,第一次遇到这么旱的年头。

  几年前他和几位村民在自家地附近打了一眼近百米深的水井,打井时政府还给予了一定的补贴,赶上干旱年头,水井就能派上了大用途。

  半个月前,发现玉米出现干旱后,他就开始给玉米地浇水,几家人合伙用一口井,只能是一家一家的浇,浇一天一宿,大约需要300元油钱,如果地平 坦,两天能浇一公顷地。如果地不平,5天才能浇一公顷地,“要是5天浇一晌地,浇一遍就得1500元钱,真是浇不起。”王亮说,他家的水井早就打不出水 了,只能到地里来接水。现在地里的水井有时也打不出水来,需要停一段时间,才能再打出水来。

  水井24小时开动抗旱

  因为种的地太多,其中多数地高低不平,王亮只选择了四五公顷地势平、靠近水井的地进行浇灌。“地太多了,井太少,就算这口井只给我一个人用,我 也浇不过来。”王亮说,水井几乎是24小时不停歇,至今他只浇了不到5公顷地,因为一直没有下雨,最先浇过的玉米又出现了旱情。

  王亮拔起一撮花生苗,苗下挂着10多个花生果,“这是五棵苗,才结这几个果,要是去年一棵就能结这些,如果不浇水,这几个果都会干掉,浇了水, 可能还结一些,成本能收回来。”王亮说,他算了一下,如果现在能下场透雨,玉米还能有三四成收成,一周内不下雨,没水浇的地就全扔了。即使浇过水的玉米, 也会减产一半。

  农民要外出打工减少损失

  村民张刚家也种了几公顷玉米,还养了30多只羊。几年前,他家打了一眼80多米的深水井,7月末,屯中的水井陆续打不出水,他家的井还能打出 水,两天前,他家的水井也打不出水了,“家家都是八九十米深的水井,都用一个层的水,要是20多米的浅水井,还能打出水来,或者是直径4寸的井管也能打出 水来。”张刚说,家里没水,人和羊饮水都成了问题,他只能天天开车到屯外的水井去接,一天要接几次,才能够人和牲畜用。

  村民张闯家里6口人,种了7公顷玉米,地势高低不平,地里还没有水井,至今他家的玉米一直旱着呢,“不去看了,看了心里更烦。听说都快旱死了, 要是现在能下雨,还能把本收回来,要是一周后再下,连玉米籽都收不回来。”张闯的母亲说,这几天她的儿子正和儿媳商量外出打工,这样能减少点损失。

  新文化网(王国彬)

    新闻 | 长春 | 吉林 | 社会 | 教育 | 事故 | 法治 | 视频 | 新鲜事 | 北京 | 国际 | 房产 | 历史 | 娱乐 | 科技 | 农业 | 网贷 | 情感 | 健康 | 招聘 | 推广 | 供求 | 出兑